5G發牌三周年丨中科視語智繪5G+應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標志著中國5G時代的開啟。5G是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同時也是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三年來,我國5G進入規模化應用關鍵期,已開通5G基站161.5萬個,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領域發揮賦能效應,形成多個具備商業價值的典型應用場景,已覆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40個,5G應用案例累計超過2萬個。
5G發牌三年來,中科視語深刻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制造業、服務業等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的重要精神指示,堅持科技創新,加快技術賦能的原則,積極推動5G新基建,在智慧交通、智能制造兩大領域砥礪深耕,為行業數智化轉型按下加速鍵。
5G技術賦能智慧交通體系
助力交通強國建設
中科視語在加速技術賦能交通行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基于視語自研車紋識別核心技術,充分發揮視語在交管核心業務的經驗積累以及對車路協同創新業務的理解,在ITS建設中,基于5G技術,融合“車紋識別、多源異構數據分析、多模態感知、通用預訓練大模型、缺陷精細識別”等核心技術,精心打造智慧交管,車路協同,道路養護三大業務主線,自主研發了“智慧交管綜合應用平臺”,“道路病害養護智能分析設備”,“車路協同邊緣計算節點”,面向城市及高速等重點交通治理場景,服務于交管、交運客戶,從多感、多桿實時交通數據流精細化融合、治理出發,為道路流量感知、安全事件預警、違法留證分析,特殊品類車輛管控等業務場景,提供高精度、實時的交通元數據及全面的業務分析服務,精心打造以“感知-融合-管控-服務”為核心的全域智慧交通產品體系,全力協助交管部門提升交通運輸管理效能,確保交通運輸安全穩定。
5G+工業互聯網,賦能生產制造
在加速技術推動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方面,中科視語憑借在“計算機視覺、多模態數據融合感知、多模態AI決策分析、多領域知識推理、視覺預訓練大模型”等核心技術方面多年的積累,以及“云計算、物聯網和5G等技術設施的結合,持續多層次,全面化升級服務體系,自主研發“通用工業智能設備以及工業智能基礎軟件平臺”,精心打造了以“感知-決策-執行”為核心的“端云協同”全域智能制造產品體系。實現“超大規模數據與訓練、跨領域遷移、零樣本學習、強認知AI”等突破。
主要面向“智能安全監管及工業視覺”等業務方向,在智能安全監管領域,運用基于深度學習框架的人工智能算法技術,建設安全生產快速感知、實時監測、超前預警、應急處置、系統評估等五大新型能力,推動安全生產過程中風險可感知、可分析、可預警、可管控,從而有效管控生產安全風險,提高事故預防和應急管理能力,降低事故的發生總量。
在工業視覺領域,打造一站式AI智能解決方案,從定位、檢測、測量、識別、引導、監管多方向輔助工業自動生產,賦予傳統電氣自動化控制難以解決的環節,自行觀測、思考、理解、判斷以及控制的能力。同時結合云計算、物聯網和5G等技術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搭建工業智能基礎軟件平臺,以工業視覺應用開發平臺、工業智能分析平臺為基礎,面向工業生產制造環節,融合多維數據,提煉價值信息,以工業視覺檢測為基礎,面向企業生產質量優化服務,實現企業“決策智能、靈活聯動、集中管理”的目標。
目前,中科視語已形成工業制造、智慧交通等領先行業,打造8大5G價值應用,累計交付300+ 5G商業化行業重點項目,推動“5G+”數字化力量在更廣泛行業領域落地應用,未來,將持續大力推進 5G 核心技術革新和自主研發,助力企業數智化變革,助力數字中國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