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纖億通科技---運營商如何構建高容量的全光網絡?
運營商如何構建高容量的全光網絡?
在2021中國光網絡研討會上,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從運營商角度對全光網的發展做了趨勢預測。
趨勢一 網絡的全光化
在需求側,微處理器從單核發展到數千核的Tera級計算;超級計算機的能力十年增長千倍,到2025年可達每秒千億億次;視頻成為驅動力,預計流量接近網絡傳輸總流量的2/3,AR/VR將提高流量需求;物聯網高端機器的超強感知和反應,需要更大帶寬和低時延連接;其他新應用需求包括低時延/抖動、確定性、高可用性等。
在供給側,目前傳輸鏈路的光纖化趨勢近
2.5G 業務板
100%,接入網的光纖化已高達90%,標志著網絡側傳輸和接入的全光化1.0階段接近尾聲。韋樂平透露,中國電信的網絡干線傳輸交換節點的光纖化即將完成,正向城域接入網拓展?!暗墓饣龔?.0階段邁向2.0的真正全光化新階段。”趨勢二 全光網傳輸鏈路的高容量化
在DWDM方向,目前傳輸鏈路從傳統C波段80波可以以很小的代價和技術改造擴展至C+波段96波和擴展C+波段120波,可分別獲取20%和50%的擴容增益,而最新趨勢是擴展C+波段120波和L+波段120波,共240波,擴容增益可望高達200%。不過,韋樂平也指出,該技術趨勢的主要挑戰在于權衡奈奎斯特濾波補償和放大器性能。
在TDM方向,利用新型oDSP,基于130G波特的QPSK單波400Gbps傳輸距離可從600公里增至1500公里,可覆蓋99%的干線復用段距離。韋樂平認為,這個趨勢最早可在2023年后實現。
同時,對于中國干線的近中期擴容策略,韋樂平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理論上應繼續遵循4倍容量臺階為主體的基本擴容節奏;實際上為應付擴容壓力,先升級至N×200G是現實的過渡方案。
其中我們 10G 業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