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論文獲第十二屆全國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壁報展示
今天,第十二屆全國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拉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以下簡稱“西安醫檢”)普檢部投稿的三篇論文被錄用為電子壁報,于會議期間在大會壁報區展示與交流。

基于單標本氣動傳輸系統
在智慧化實驗室應用的風險評估
隨著人工智能、實驗室自動化等創新科技的迅猛發展,檢驗醫學實驗室也逐漸從自動化向智慧化轉變。作為智慧化實驗室的一部分,醫院物流傳輸系統對于檢驗前的質量控制、標本流轉時間及實驗室生物安全均起到關鍵作用。其中,由李斌,董旭才,蘇怡等人撰寫的“基于單標本氣動傳輸系統在智慧化實驗室應用的風險評估”對西安醫檢單標本氣動傳輸系統在智慧化實驗室應用的風險評估進行了深入探討,實驗室在應用單標本氣動傳輸系統時,應盡可能對所有涉及風險進行把控,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實驗人員的安全。

基于AI的PBRTQC模型與傳統PBRTQC模型
在識別真實世界質量風險的質控效能比較研究
實驗室質量控制方法室內質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是保證臨床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的重要工具,也是大部分實驗室控制內部質量唯一的手段。由董旭才,孟茜,李斌等人撰寫的“基于AI的PBRTQC模型與傳統PBRTQC模型在識別真實世界質量風險的質控效能比較研究”以質控為基礎,探討了PBRTQC這種新型的通過患者結果來進行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方法的應用,進一步提高智慧化臨床實驗室的質量控制水平。

即刻法聯合固定范圍法與Levey-Jennings
(L-J)質控圖法在ELISA檢測抗-TP中的比較
王嬌,陳陽,董旭才等人在此次會議投稿的“即刻法聯合固定范圍法與Levey-Jennings(L-J)質控圖法在ELISA檢測抗-TP中的比較”探討了定性項目室內質控方法的建立和應用,旨在尋找一種更合適的質控方案。

此次會議普檢部三篇論文的錄用,進一步凸顯了檢驗工作者在學科領域內探索的成果,為更多的檢驗機構提供了有益參考。
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
是西安市政府批準、在國家財政部入庫,由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項目實施單位,采用PPP模式投資建設的大型公共服務類民生工程項目。
中心按國際標準在西咸新區建設1個可開展3000余項醫學檢驗項目的核心實驗室,與15家醫院檢驗科合作,建設15個區域中心實驗室,規范化建設45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檢驗科為社區衛生中心實驗室。
中心建成后,將顯著提升區域內醫療機構的診療服務能力;有效降低財政在醫院檢驗科建設上的重復投入;通過統一的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推動檢驗報告互認,在降低醫保開支的同時,使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好的醫療體驗。